手机版
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

动画艺术短片《黄土坡》在京举行作品研讨会

时间:2025-07-11 17:18:00

中国网北京7月11日讯(记者 秦金月)7月9日,由孙立军执导的动画艺术短片《黄土坡》在京举行作品研讨会。

在全球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,中国动画学派以其独有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,在世界动画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。从早期汲取民间艺术、传统绘画等养分创作出的《大闹画室》,到运用水墨技法开创世界动画新形式的《小蝌蚪找妈妈》,再到承载中国神话传说、以独特美术风格惊艳世界的《大闹天宫》,中国动画学派始终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创新。

孙立军此前曾执导过《小兵张嘎》《兔侠传奇》《秋实》《三岔口》等动画作品,此次的作品《黄土坡》,以黄胄先生笔下毛驴的艺术神韵为灵感,让传统绘画精神与动画艺术实现跨时空对话。

《黄土坡》打破了传统动画线性叙事和复杂剧情架构的模式,以极具东方意象的“春启、夏寻、秋惑、冬护、雨别、轮回”六幕构建起故事框架,以老少毛驴在黄土高坡上的生命历程为主线,将成长、传承、离别等主题融入到叙事中。

在艺术风格方面,《黄土坡》传承了中国水墨动画的独特韵味。自水墨动画诞生以来,其以独特的水墨晕染效果、含蓄悠远的意境表达,成为中国动画学派区别于其他国家动画的显著标识。《黄土坡》以大自然为背景,通过浓淡相宜的水墨晕染,让黄土高坡的肌理成为画面的天然底色,让毛驴深浅交错的蹄印成为叙事的视觉符号,展现四季变迁和生命轮回,营造出极具东方美学意境的画面。同时,影片中毛驴的形象设计精准捕捉黄胄先生绘画中“形神兼备”的精髓,生动鲜活,充满生命力,使传统绘画艺术在“泥土为纸”的创新载体中得以创新性呈现,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,感受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大地肌理交融的独特魅力。

同时,《黄土坡》使用前沿数字技术,实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。在角色塑造上,通过高精度3D建模与骨骼动画技术,精准还原毛驴的肌肉动态与细腻表情,使角色踏在黄土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自然流畅,与“足迹为笔”的创意形成呼应;场景构建则运用虚拟现实(VR)与增强现实(AR)技术,将“泥土为纸”的概念具象化,构建出沉浸式的黄土高坡场景,从微观的土地纹理到宏观的山川地貌,都让“泥土”的质感成为画面的核心叙事元素,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与真实感。其团队在技术应用中始终坚持“科技为艺术服务”的原则,通过优化渲染算法,让水墨晕染的自然晕化与数字技术的精准控制达成平衡,既突破了传统水墨动画制作效率的局限,又保留了东方美学的含蓄特质。

多位文艺理论家、影视研究学者观看了这部短片。他们认为,该片通过对传统的坚守和创新探索,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,也是对黄胄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最好纪念。

研讨会嘉宾合影(主办方供图)
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