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皖新闻讯近日,安徽省民政厅公布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新进展。今年以来,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49个,农村幸福院467个,支持公建公营敬老院354个。截至目前,安徽省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99个。
2025年安徽省以“扩增量、提质量、强保障”为核心,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、农村幸福院建设及公建公营敬老院补助三大任务,多维度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。
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向基层延伸
2025年,安徽省明确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“硬指标”: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(综合体)不少于130个、农村幸福院不少于750个,对公建公营农村敬老院按年均5万元/个标准给予补助。为确保目标落地,省民政厅从任务、资金、督导三方面打出“组合拳”。
在任务部署上,安徽省印发《2025年度养老服务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》,将任务明确到县(市、区)、细化到街道(乡镇),避免责任“悬空”;资金保障方面,省级财政专项安排1.61亿元,定向支持各地机构建设与敬老院补助,为项目推进注入“资金活水”;督导机制上,建立“月调度、季通报”制度,实时跟踪进度,及时解决堵点问题。
截至2025年7月底,今年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49个,农村幸福院467个,累计支持公建公营敬老院354个,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向基层延伸。
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多元养老服务
据介绍,省民政厅联合多部门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牵引,全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,着力构建“布局均衡、功能完善、便捷可及、普惠优质”的服务网络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多元养老服务。
创新思路与社会参与双轮驱动,破解资源与运营难题。安徽省统筹利用存量养老设施、公有房产、闲置校舍等资源,因地制宜实施“提升一批、改建一批、补建一批、配建一批、转型一批”,最大化激活现有资源价值;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建设运营,支持优质运营商走专业化、品牌化、连锁化、规模化路径,通过“无偿+低偿+有偿”结合的服务模式,兼顾兜底保障与普惠需求。
标准规范与要素保障同步发力,筑牢服务质量根基。省民政厅先后印发《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工作指引》《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方案》,明确机构需设置“机构服务区、助餐服务区、多功能活动区、信息化服务平台”“三区一平台”,提供集中住养、短期照护、助餐助浴、医养结合等七项基本服务;在要素保障上,场所方面严格落实新建居住区配建标准;人才方面出台专项政策,给予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,探索养老护理员职称评审制度,破解“人才短缺”瓶颈;2024年以来,资金方面省级财政累计安排1.69亿元专项支持,为机构建设运营保驾护航。
截至目前,安徽省已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99个,“在家门口养老”从愿望变为现实,越来越多老年人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幸福晚年生活。
大皖新闻记者 殷志强
编辑 王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