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

含“科”量超高!来绵阳这所学校,看“未来实验室”长啥样

时间:2025-07-02 09:38:00

  在这里,创客教室的智能设备闪烁着创新之光;在这里,师生共创的科创作品惊艳赛场;在这里,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践……

  日前,记者走进绵阳高新区火炬一小看到,学校无处不在的科技创新元素十分吸睛。尤其是占地400平方米的“未来科立方”科学体验馆,设置了航空体验舱、机器人体验、声光电体验、力学体验、宇宙体验、航天模型、电磁学体验等多种体验项目,学生们走出课堂,即可在这里开启沉浸式科学体验,将课本知识运用于实践。

  在无人机社团,学生们正在杜明君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无人机操作训练,随着夏渤皓同学精准地完成过圈、绕杆、定点停等操作,师生们都为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

  在AI机器人社团,孩子们通过编程来操控机器人的表情、运动、技能等,看着可爱的小机器人通过指令来回做着各种可爱的动作,孩子们也露出了兴奋的神情。

  “我非常喜欢机器人,通过我们的编程把一个个小零件变成了能跑能动的机器人,这个过程十分有意思。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科学知识,将其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来。”五年级学生苏羿云告诉记者。

  走进“智造大师”社团,孩子们正在制作一些编程设计作品,只见他们运用电子元器件和编程,通过3D打印、激光切割等技术手段做出了智能垃圾桶、智能存钱罐等作品。

  “我们社团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思维能力,成员们通过编程训练,把想法和有趣的点子转化为可操作、可体验且能帮助别人的应用。”社团老师邓象月表示。

  据了解,学校通过开设20多门丰富的社团课程,让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。例如——

  在编程无人机,孩子们通过操控,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;

  在小飞机器人课堂上,孩子们通过程序设定,让小机器人实现了唱歌跳舞等功能,孩子们的成就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;

  在操控Mbot2机器人的过程中,孩子们会认真地思考小车如何躲避障碍,并精确地计算转弯的度数;

  在数学课上,孩子们会像写代码一样,把数学解题思路分解成一个个小步骤,再精准落实每一步。

  同时,学校还把真实课堂带入实践场景,让孩子们在知识学习后即刻获得真实体验,进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。在动手操作时,他们的观察、思考、创作能力得到提升,实现成长的不断突破。

  近年来,该校科技创新成果显著,在省市区各级科创赛事中屡获佳绩。在2025年四川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,获一等奖2项;同年在绵阳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,斩获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2项。

  高新区火炬一小有关负责人表示,作为高新区科学创新中心领航学校,火炬一小着力构建“科立方”课程体系,激发学生创新意识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。通过创设“立体化”科学教育实践场域,为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连接,实现从科学知识到科学素养的跃升。

(涪江观察记者  安峥  杨沐淇  文/图/视频)
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