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

崔传刚:价格合理回升,有利于经济良性循环

时间:2025-05-22 06:33:00

来源:环球时报

在最近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,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、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指出,当前物价总体上还处在低位运行,这会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,影响居民就业增收。因此未来要通过实施多项有效措施,以“促进价格合理回升”。这一表态在网络上引发不少讨论,一些人对“价格合理回升”和适度通胀的意义感到困惑,甚至担忧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会增加生活成本。

物价上涨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“钱袋子”,对此有担忧当然合情合理。然而,如果仅从字面理解“价格回升”,而忽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经济逻辑,就很容易产生误解。事实上,所谓“价格合理回升”并非简单的“涨价”,而是旨在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,将经济带出“低通胀”困境,形成企业盈利、就业增加、职工增收以及消费扩大的良性循环。

物价持续低位运行,表面上看好像给百姓省了钱,但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。从企业角度看,产品价格难以提升会压缩利润空间,甚至亏损运行;低通胀或通缩还会导致投资和扩张意愿降低,进而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和长期发展。从居民角度看,企业经营困难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、薪资增长乏力,挫伤居民消费信心,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抑制物价回升,对经济的健康运行十分不利。

相反,适度通胀则有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,带动经济复苏和增长。当物价适度上涨时,企业收入增加,盈利能力改善,就能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、研发和扩大再生产。这不仅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还能提高员工薪资水平,带动消费能力提升,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,从而推动整个经济进入向上的正循环。

需要强调的是,价格回升的前提是“合理”。在推动价格合理回升时,一定会通过储备调节、市场监管等手段确保粮食、蔬菜以及肉类等基本民生商品或必要服务价格稳定,对价格波动加以平抑调控。因此,民众完全可以放心,不必过度担忧会出现生活成本骤增的现象。

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部分,全世界多数国家都会设定一个较为适宜的通胀水平。如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央行,一般会把通胀目标设定在2%左右。根据历史经验,这一水平的物价上涨最有利于其经济和就业增长。物价增速过高,会导致民众生活压力普遍加大,幸福感降低;而如果物价增速过低,则可能导致消费和投资不足。

实现价格合理回升,需要一整套政策体系的协同发力。首先,消费是经济循环的起点。要采取更具有创新性和更为有效的措施,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热情。其次,收入是消费的基础。唯有增强居民购买力,才能够真正推动价格合理回升。再次,供给侧改革是价格合理回升的重要保障。未来需要持续支持企业技术创新,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,以创造和拉动新需求。最后,经济循环顺畅与否,直接影响价格传导和市场效率。有关部门要继续采取措施,推进区域协调发展,持续打通生产、流通、消费各环节的堵点。

促进价格合理回升是一项系统性的政策目标,但网上的一些不理解声音,反映出政策解读和执行中仍有局限。对此,一方面要更加精准施策,聚焦重点群体,确保政策红利更有针对性,提高民众获得感。另一方面,要强化预期引导,改进政策宣讲,既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做好解释,避免误解,也要用有力的理论和证据来增强公众对经济的信心,促进投资和消费。

经济运行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,物价是重要的齿轮。推动价格合理回升正是为了改善民生,点燃经济活力,让这部大机器能够运转得更加健康良好。面对公众的困惑或疑虑,不仅政府需要进一步做好解释和宣讲,大众媒体以及专业人士也应尽责,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。这也是撰写本文的初衷。(作者是财经评论员)

最新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