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

牡丹江25万亩地产蔬果陆续上市

时间:2025-07-06 11:10:00

成串的柿子挂满园。姜萱摄

本报讯(记者张雪地)近日,记者从牡丹江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获悉,随着全市各地气温持续上升,棚室经济作物进入盛果期,瓜果蔬菜大量上市。相关调度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牡丹江全市地产鲜菜在田总面积20余万亩,地产鲜菜当日上市量1628.7吨;瓜果在田面积5万余亩,当日上市量401.2吨。

今年牡丹江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科技农业、绿色农业、质量农业、品牌农业,推广多项农业实用技术,将果菜产业作为促进全市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,努力提升地产蔬菜瓜果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综合经营效益。

牡丹江市棚室内栽培的黄瓜、西葫芦、番茄、茄子等蔬菜大量上市,香瓜、西瓜、草莓等成了畅销的应季瓜果。广大种植户忙采摘、忙上市、忙销售,丰富了群众的“菜篮子”“果盘子”,也鼓起了种植户的“钱袋子”。随着地产蔬菜瓜果上市量的逐渐增多,商业企业从外地采购供应本地市场的蔬菜数量相应减少。

走进东安区兴隆镇大湾村的温室大棚,西红柿挂满枝头,喜获丰收,农户们正忙着将刚采摘的西红柿分拣打包,发送市区各大商超。近年来,“酸甜可口、果肉沙糯”的大湾柿子深受市民喜爱,市场供不应求,“大湾柿子”已经成为东安区强农兴业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
大湾村党总支支委委员刘霞介绍:“二茬柿子会在七八月份上市,大湾柿子一年就两茬,保质保量。我们的销售渠道主要有水果超市、大型超市、早晚市场,除了本市,现在我们也在做外销。”

近年来,大湾村通过外出考察、专家指导,在种植大黄柿子的基础上,陆续引进了草莓柿子、小黄柿子等20多个新品种,一棚一特色,使西红柿产业向“拳头产品+特色小众”的多元种植方向发展。

今年种植了19亩柿子的大湾村村民姜春合喜笑颜开:“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,从种植到销售都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,收入在逐年递增。”

在西红柿种植的关键节点,兴隆镇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,解决技术难题,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栽种。目前,兴隆镇种植西红柿面积达到4200亩,全镇西红柿产量达到7700吨。兴隆镇副镇长解茁凡表示,兴隆镇将依托西红柿产业优势,加大精深加工技术引进力度,开发柿子含片、柿子汁、柿子醋等系列产品,延长产业链条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介,提升本地柿子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,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。今年,东安区兴隆镇还将创新销售模式,借助电商平台、直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渠道,拓宽市场销路,将西红柿种植发展成富农增收的大产业。